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学子以“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胸怀奔赴星辰山海。而1996届校友吴启树,正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星——他用29载风雨兼程的守候,将少年时仰望天空的勇气,淬炼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气象利剑。

图为吴启树分析天气形势
根植母校沃土,播撒气象初心
上世纪90年代,吴启数怀着赤子之心踏进了成都气象学院的校门。初入校园的他早已迫不及待地汲取有关大气科学的知识。母校学术学风的严谨务实,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根基;母校大气领域的卓越贡献,更在他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离校时,他带着母校牵挂、恩师的教诲,毅然投身于东南沿海的气象战场。
以创新为刃,破解大气之谜
从青涩预报员到首席专家,吴启树始终坚持着“科技兴国”的时代方针。面对早期预报技术不成熟、数据不充分导致预报率不高的困局,他带领团队持续攻坚,专挑“硬骨头”啃,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破解复杂地形降水预报难题。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期间:他作为首席专家组成员之一带领团队日夜攻关,研发出“逐小时、多要素的多场馆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FZ-ecmos)”,为青运会的顺利进行、圆满闭幕保驾护航。
以优化为纲,完善科学算法
团队产品经过全省推广后催生了第一代“福建OTS算法”。尽管算法的准确率极高,吴启树仍带领团队坚持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将预报精度从全省1000多个“站点”细化至十多万个“公里级格点”,显著提升了福建省综合预报质量。他对精准预报的执着无疑是对母校“追求卓越”的校风传承。
以担当为盾,筑牢生命防线
当台风“格美”直扑福建,吴启树团队自主研发的FZMOS2.0系统犹如“钢铁盾牌”,以0—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自动化、逐5分钟滚动式更新的稳定技术支撑:为防灾减灾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无论身处何时,吴启树始终担心台风登陆位置是否准确,突发强对流天气预警是否及时。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母校引以为荣,正是一代代成信学子用自己坚实、坚定、坚强的品质才铸就了母校的荣光。
以荣光为炬,照亮后继之路
从天府平原的求知少年到东南沿海的“追风者”,吴启树用半生光阴扎根预报一线。29年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智能预报技术方法交流大赛5个项次一等奖,5次获评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5次在全国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两次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这些荣誉,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精准预报的最好见证。
以初心为锚,以创新为帆,以担当为舵,吴启树在气象领域的 29 年坚守,不仅是对母校 "成于大气,信达天下" 校训的生动诠释,更树起了成信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