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示了202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这是学校首次招收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也是我国中西部行业院校首次招收该学科的博士研究生。2024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批成为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的大气科学学科获批成为了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次大气科学学科博士生招考共设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科学、大气遥感与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技术、气象数据与信息技术6个研究方向,采取了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三种报考方式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院院长唐婷婷表示,今年学校博士生生源充足,70余名网报考生经过资格审查与初试择优,共有28名考生进入复试,学校最终确定了20名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复试差额比例达到了14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大气科学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始建于1951年,197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2024年获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大气科学学科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近年来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进入学排名前50%。以大气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地球科学学科和环境生态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充分发挥气象与电子信息“气电结合”的交叉优势和扎根行业的行业特色,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及气象联合基金等重要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展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覆盖观测、预报和服务等学科前沿领域和气象业务全流程,形成了气象学、气候系统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遥感与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气象信息与大数据等特色学科方向。作为国家气象事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70余年来为气象、民航和国防事业培养了约三分之一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气象人才,为我国气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大气科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及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拟录取考生王康宁称,作为学校首批博士研究生,他深切感受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与科研过程中,随着对本学科知识探索的不断深入,他对科研的热爱愈发浓烈,内心涌动着在学术领域持续深耕的渴望。恰逢学校启动首批博士研究生招生,这为他搭建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科研平台,使他能够开展更为系统、前沿的学习与研究。他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勇担时代使命”的誓言,为学校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另一位拟录取考生郑丹也难掩激动之情,她表示能成为学校首届博士研究生,深感荣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内大气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高原气象学、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取得的国家级成果让她心生向往。她期待未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投身于青藏高原气象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立志以“探究大气奥秘,服务防灾减灾”为毕生追求,为大气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士生导师李国平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他指出,学校首次大气科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落幕,这是学校人才培养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作为学校的首届博士生导师,能够招收到心仪的学生,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值得一提的是,李国平教授是43年前学校大气科学专业(原天气专业)的首届毕业生,自留校任教以来,他一直深耕教育领域。尽管早在2007年,他就已成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并开始培养博士,但在母校亲自指导博士生、实现母校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始终是他的夙愿。他坚信,博士生首次招生工作的圆满成功,必将激励广大师生校友,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进一步推动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校长何建新表示,近年来学校立足省属重点高校定位,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齐发力。首次博士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学校正式开启高层次人次培养工作。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为契机,聚焦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而不懈奋斗。